首页 走进开化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网络问政   站内搜索: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报告
 
开化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2-09  文档来源:开化县府办

开化县县长谢剑锋 

2015年1月30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我们满怀激情建设国家公园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县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十三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两美”国家公园建设,着力抓改革、治环境、促转型、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1亿元、增长6.8%;实现财政总收入9.79亿元、增长6.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7亿元、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73.76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5亿元、增长13.8%;外贸出口总额1.8亿美元、增长39.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32元、增长9.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20元、增长11.3%;城镇失业登记率3.08%;人口自然增长率4.8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出境水Ⅰ、Ⅱ类水占比99.2%,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达到95%以上,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保持在90以上,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除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其他主要指标顺利完成。 

  (一)坚持生态优先,自然开化迈出新步伐 

  主体功能区试点深入推进。 

  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策部署,制定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打造国家公园行动方案。编制《开化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规划》、《开化国家公园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公园标准化体系》,创新分类分区发展模式,把整个县域科学划分成“三大区域”。开化·国家公园党工委和管委会获省市批复,19个乡镇、园区撤并整合成14个乡镇,政府工作部门机构数由25个减少到20个,构建了“大发改、大经贸、大文旅、大卫生、大市场、大执法”为重点的大部制运行体系,建立了与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成功列入国家公园试点、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国家生态公园试点、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积极争取国家公园体制、国家森林旅游、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试点。 

  生态建设富有成效。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启动116个行政村,基本完成11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主体工程。开展“三清四禁”行动,严格落实“一河一策”,成为全省首批消灭“三河”县;关停拆除机制砂场48家,全流域实现禁采河砂;关停、拆除生猪养殖场(户)138个,拆除齐溪、茅岗等水库网箱4.5万平方米,实现清洁养殖。出台关停、搬迁工业企业补偿办法,深化化工、涉汞等六大行业整治行动,关停污染企业17家,整治提升9家,县内粘土类企业实现全部关停。实施生态公益林扩面提质工程,完成优质林提升105万亩。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和乡村“八个一”创建,完成造林更新3.2万亩,种植景观林0.8万亩,建成景观大道145公里,彩化河岸150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80.54%,林木蓄积量达到1032万立方米。 

  生态机制不断完善。编制《开化生态文明县建设实施方案》,修编《开化县环境功能区划》和《开化县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制订以生态为主要依据的工业产业发展目录,建立招商引资负面清单,提高准入门槛。出台国家公园山水林田河管理办法,启动排污权指标差别化市场化管理。严格实施节能降耗“双控”措施,19家能源统计企业总能耗下降17.4%。积极开展系列“创绿”活动,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乡镇”实现全覆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健全。 

  (二)坚持文旅引领,休闲开化打开新局面 

  全域景区化全面启动。制定全县域创4A景区实施方案,出台《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1551”旅游项目建设,根宫佛国5A级景区三期工程加快推进,醉根宝塔缘成大典成功举办,古田山4A景区以及九溪龙门、金溪桃韵3A景区成功创建。实施治水造景,建成音坑下淤、马金金溪、何田淇源头等12个生态水公园。编制全县绿道网建设规划,龙潭至下淤绿道示范段开工建设。全县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均增长30.3%,连续8年实现双位增。 

  文旅融合加快推进。以文兴旅、以旅载文、文旅交融的产业联动发展模式不断深化。组建文化旅游局和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管委会,成立乡村旅游管理中心,发展体制日趋完善。出台风情小镇建设及民宿(农家乐)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扎实推进文化“五个一”工程,完成国家公园之歌征集评选和国家公园标志创作。启动满山唱非遗申报,特色民风民俗活动品牌逐步形成。 

  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成立开化县旅游行业协会,出台旅游行业服务清单,服务标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加强文化旅游市场执法力度,旅游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旅游营销模式,成功承办“绿色中国行——走进国家公园”,举办第二届钱江源油菜花节、万人畅游钱江源、“唱响国家公园”赛歌会等系列活动,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走进开化,根宫佛国旅游度假区荣获“2014年国际旅游最佳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称号,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扩大。启动民宿“十百千万”工程,旅游信息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新东方大酒店建成运营,服务配套不断完善。 

  (三)坚持转型跨越,绿色开化取得新成效 

  品质农业创新发展。编制完成全国首个县域创意农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启动8个油麦种植创意点、5个创意茶园建设。制定有机农产品培育认证三年行动计划,新增34个农产品有机认证,入选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成功争取全省农业重大项目。池淮现代农业综合区通过省级验收。“粮食银行”全面推广,列入首批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举办第四届“开化龙顶”茶王大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县茶叶实现产值7.22亿元、增长5.9%,其中,名优茶产值5.53亿元、增长14%。制定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苏庄、大溪边、桐村、林山等乡镇完成油茶低改面积3万亩,新增良种油茶示范基地4480亩,统一“钱江源山茶油”品牌,实现产值2.3亿元,荣获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建成清水鱼何田综合体,发展清水水产品养殖面积300亩、改建260亩,渔业经济总产值1.9亿元。食用菌、高山蔬菜等传统产业健康发展。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7.75亿元、增长2.7%。 

  生态工业转型发展。编制产业集聚总体发展规划,出台工业园区青联片区“退二进三”政策意见,调整4500亩低丘缓坡用地性质,开展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四换三名”,实施技改项目59个,完成投资6.95亿元,浙江创亿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成为我省首批“三名工程”试点企业。出台光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泰明光伏等一批光伏企业整合做大。实现“个转企”83户,其中公司制企业71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3.5亿元,其中9家新能源产业企业完成产值7.68亿元、增长23.9%。建筑业完成产值60.28亿元、增长9.2%。 

  三产服务业蓬勃发展。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10.6%。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功列入全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淘宝衢州开化分馆上线运营,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位居全市第一,26家电商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园,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亿元。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完成赶街项目县级服务中心和150个村级赶街服务网点建设,开化农家乐和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芹南、山甸商业综合体项目进展顺利,芹北农贸市场成功创建省级“放心市场”。组建成立开化检验检测研究院,强化技术支撑。房地产业实现平稳发展。 

  (四)坚持创业创新,活力开化得到新加强 

  有效投入不断扩大。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文旅引领,突出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工业、旅游业在生态平台上融合发展。开展“智慧点亮国家公园”项目谋划活动,谋划项目180个,6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完成省第二轮特扶项目三年发展规划编制。强化县级领导责任包干机制,实施重点项目“夏季攻坚、百日赛跑”行动,113个重点项目开工复工,完成投资68.39亿元。完善招商考核办法,创新招商工作模式,组建北京、上海等4个招商分局,实施点将招商。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9亿元,其中新引进项目70个,到位资金8.53亿元。甲壳虫动漫文化产业园、开化五洲国际商贸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并开工建设。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完成垦造耕地3040亩,预审重点项目建设用地1711亩,盘活各类土地11宗、总面积521亩;加大引智引才力度,完成申报省级以上引智项目7个,技能鉴定5901人。 

  改革攻坚扎实推进。深入实施改革创新突破行动,开展“改革创新年”活动。理顺工业园区、华埠工业功能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工业平台整合。完成华埠镇扩权改革,下放管理权限152项。成功列入全国28个“多规合一”试点市县。扎实推进农业“三权”改革,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实现全覆盖。改革乡镇(园区)财政体制,理顺县乡两级财政分配关系。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构建三级国有资产运营监管体系,完成党政领导干部在国有公司兼职(任职)清理。国有店面公开出租工作全面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全程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健全农村建设工程管理新办法、新机制,招投标领域管理不断加强。完成县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一省一网”改革,开化华数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行政效能全面提升。按照示范点、排头兵的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成69项具体整改措施。坚持和完善政府领导领办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制度,共办理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374件。支持咨询委积极发挥参谋智囊、决策咨询作用。牢固树立“店小二”服务理念,开展“三比一争”活动,政府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能力水平有新提高。全面完成“四单”梳理公布,浙江政务服务网开化平台正式投入运行。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项目审批“一站式”代理代办服务,创新“三证联办”,完善“四证合办”,348项审批事项办结承诺时限缩短29%。及时兑现各项奖扶资金1.36亿元,企业应急专项资金累计周转贷款326笔14.14亿元,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六个严禁”、“八条禁令”,全县“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0.2%。 

  (五)坚持城乡统筹,美丽开化展现新风貌 

  城市形象有效提升。编制实施《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完成城华一体行政区划调整。启动“六城联创”,深化城市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和省级卫生强县验收,成功创建美丽中国示范县。出台城中村改造、国有和集体土地上房屋征迁政策。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大力弘扬“四种精神”,勇于破解征迁难题,历时多年的岙滩村和电影院片区征迁工程全面完成,10大拆迁遗留问题全部解决。行政服务中心大楼、1101工程及城市档案馆等一批功能性项目进展顺利。开发地下空间5.6万平方米,新增专用停车位200余个,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所缓解。实施芹江水面景观工程,提升玉屏公园、南湖公园绿地景观,完成江滨路房屋外立面改造和芹江两岸、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城市节点绿化、亮化、彩化工程,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85公顷,推行“户户养花、街区摆花、处处见花”,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美丽乡村魅力彰显。实施美丽乡村例会制,全县域打造美丽乡村,荣获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市)”、首届“浙江最具魅力新水乡”等称号。2个市级示范乡镇、19个精品村(中心村)、46个环境综合改造提升村通过验收。桃溪村入选首批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村,下淤村、桃源村入选首届衢州市最美乡村。真子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通过省级评审,霞山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完成一期古民居修复。依法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全县完成拆除违法建设1827宗112.06万平方米,其中清理“一户多宅”443宗8.7万平方米。启动“无违建县”创建,完成3批次197个“无违建村(居)”申报验收。 

  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杭新景高速公路开化段路基主体工程完工,黄衢南高速开化互通与205国道连接线工程建成通车,西里线美丽公路创建工作基本完成,九景衢铁路开化段征迁工作全市率先完成,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大力发展站场建设,客运南站主体工程完工,新建港湾式停靠站20个。异地搬迁安置持续推进,全年新增安置395户1397人。农村数字电视惠民工程进展顺利,改造147个村2.3万户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数字双向化率均达100%。完成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综合整治。 

  (六)坚持民生为本,人文开化实现新提升 

  人文素养不断提升。深入实施文明素质养成行动,健全最美系列评选机制,完善村规民约,推行“垃圾不落地”模式和“义工积分制”,开展“全民清洁日”活动,文明新风逐步成为群众自觉行为。制定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实行考核奖励追溯机制,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开化中学高考第一批上线人数152人,创历史新高。出台社会办学、办医若干意见,推动多元化办学、办医。深化合作办学机制,开化中学、开化三中分别与衢州二中、衢州学院进行合作办学。实验幼儿园完工。电大、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深入推进以“一减两调一补”为核心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成池淮、马金等6家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复评通过考核验收,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成功,气象现代化示范县创建进展顺利。成功举办世界地掷球锦标赛。与罗马尼亚胡内多拉市结为友好城市。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639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9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499人,发放“4050”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381.83万元。养老保险新增参保4238人,被征地农民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569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平均月增258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00元。完成县福利院搬迁,新增床位227张,新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96家。实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项目。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00套,改造农村困难危房450户。新增城镇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受益户365户。 

  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健全信访维稳机制,畅通民生诉求渠道,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开展首个“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连续九年荣获省级平安县称号。“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事故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持续下降。强化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开展餐饮行业创星级活动。多层次开展防灾救灾演练,完成省、市、县人防警报三级统控系统升级,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全力做好埃博拉出血热、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大力支持驻开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国防、人防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物价、档案、工青妇、科协、工商联等各项工作得到新加强,民族宗教、台湾事务、外事侨务、老龄、史志、红十字、慈善、移民、通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这一年我们付出了艰辛、收获了成就,积累了经验、磨砺了意志,提高了境界、锻炼了队伍,进一步坚定了全县上下打造国家公园的信心。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与支持的结果,是十五届政府和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开化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趋势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仍然存在,土地、资金、人才、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严重,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缺乏战略性项目支撑,民间投资占比偏低,市场经济活力不强,投资结构有待优化;各类规划之间统筹协调不够,刚性执行仍需强化;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改革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不强,行政区划调整、大部制改革后,一些单位还未完全融合到位,“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应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5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5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深入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坚定打造国家公园目标不放松,唱响发展主旋律,用发展的主题凝聚人心,用发展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发展的成果造福百姓。坚持生态优先,强化规划引领,突出项目驱动,夯实产业基础,集中全县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创新活力,努力推动开化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常态中迈上新台阶。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生态经济化、产业生态化、全域公园化、新型城镇化、民生优质化”为抓手,突出求美、求富、求活,大力弘扬“四种精神”,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民生改善,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努力开创国家公园建设新局面。 

  建议2015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3‰以内,县域出境水I、II类水保持在95%以上,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达到90%以上,PM2.5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35微克以下,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我们要集中精力抓好以下五方面重点工作: 

  (一)突出生态经济化,切实增强发展动力 

  加快生态发展。紧抓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战略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实现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化“项目突破年”活动,建立县领导合力推进项目工作机制,着力抓好“四大工程”107个重点项目和三大类34个特扶项目建设。谋划推进钱江源重大水利工程、205国道开化城关段改建工程、钱江源至古田山公路等一批事关开化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黄衢南高速公路增设钱江源互通及接线工程开工建设,杭新景高速开化段、苏古线建成通车。完善招商机制,强化招商绩效考核,深化平台招商、产业招商等举措,切实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和实效性,协议资金和实际到位资金均增长15%。推进生态修复。以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契机,全面推进六大体系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注重生态景观提升,实施第二轮绿化彩化行动,全年完成植树造林3万亩、林相改造2.1万亩,建成58个山体彩化景点,着力打造彩色森林廊道。加快推进百里黄金水岸线项目建设,完成上茨、下茨等5段5.5公里生态堤防护岸建设和马金溪流域10个重要节点生态修复和绿化彩化。强化监测结果运用,完成县内重点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建立县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乡镇生态资金转移支付。引进银泰公益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社会资本,创新生态保护开发模式。编制碳汇林业建设总体规划,探索开展碳汇交易试点。争取列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 

  加大环境整治。深化“环境美化年”活动,坚持生态导向要求,根据生态环境财政奖惩机制,大力发挥生态要素显性效应。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实施11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乡镇所在地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纳管率达到90%以上。探索建立污水处理管网运营维护长效机制。按“五个一律”要求,推行整治倒逼,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企业实行全面关停淘汰。完成4个工业平台废水处理工程建设,全县重点污染源实行在线监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县生猪养殖饲养量控制在18万头以内,规模化养殖比例达70%。加快大气复合污染整治,淘汰改造分散高污染燃料锅(窑)炉30台,全面完成黄标车整治。突出抓好减排项目落实,完成再生清洁能源推进工程。 

  (二)突出产业生态化,着力提高发展质量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以工业转型升级十大专项为抓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走出新常态下工业绿色发展新路子。建立工业经济发展例会制度,组建产业研究服务小组,开展“双服务”活动,构建工业管理服务新体系,营造重视生态工业发展浓厚氛围。大力推进“四换三名”,加快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工业园区青联片区“优二进三”。整合行业优势,着手培育华康产业园、七一产业园、泰康健康产业园、红木家具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实现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特、精、新”发展路子,增强与优势企业配套能力。支持光伏企业并购、联合、重组,提升企业竞争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产业化的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力争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2亿元以上、增长8.4%,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7%以上,全县专利授权量增长10%以上。创建市政府质量奖企业2家,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5家。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10亿元,新增规上企业5家以上、亿元企业2家。成立建筑业协会,继续鼓励建筑企业“走出去”。 

  做精做优现代农业。实施农业农村十大专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积极壮大农业“两区”规模,建设1.25万亩高标田,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按照“五线一园”总体布局,重点培育10个创意农作物栽培示范点,启动5个创意茶园,推进钱江源镜港农园建设,打造18万亩油菜花带,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继续推进开化龙顶、钱江源山茶油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展有机认证,全县新增农产品有机认证15个,新建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3500亩。深入实施龙顶茶全产业链提升项目,茶叶行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亿元以上。完成油茶产业提升工程,全县推广油茶良种0.3万亩,低产改造2.5万亩。建设清水鱼示范区和大鲵、小龙虾等6个精品园,申报开化清水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编制中药材发展规划,出台实施意见,提升种植规模、生产经营水平。不断加强主体培育,力争全县县级以上家庭农场达到600家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达到50家。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18.3亿元、增长3%。 

  积极提升发展平台。实施工业园区拓展提升工程,控制池淮、马金等乡镇工业功能区规模,引导企业向杨村生态科技产业园集聚,打造生态产业主平台。完善产业准入机制,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建立园区高耗低效企业退出机制,依法处置闲置低效利用土地300亩,盘活存量用地1000亩。完成土地开发2120亩、土地整理110亩。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000亩。坚持市场化导向,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深化金融机制创新,开展生态公益林受益权、农房所有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扩大金融普惠覆盖面。完善人才激励政策,积极引进高技能人才,挖掘培养乡土人才。加强能源保障,完成35千伏以下配网建设与改造工程。 

  (三)突出全域公园化,培育做强服务经济 

  全力建设全域大景区。实施文旅十大专项,编制钱江源省级旅游度假区、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等总体控制性详规,促进相关景区连点成线、聚点成块。确保根宫佛国5A级景区通过复核验收。启动钱江源、长虹乡4A级景区和玉屏公园、库坑3A级景区创建。推进大龙、霞山、古田等10个3A级景区村和桃溪、下淤、龙门等5个民宿特色村创建,新增民宿经营户300户,床位3500张。新建芹阳龙潭、凤凰坝等10个水利小公园。加快推进钱江源水湖枫楼、白石尖景区等重点招引项目,钱江源花卉苗木产业园一期建成开放。鼓励扶持开化青瓷、开化纸、开化砚等传统技艺修复。 

  着力提升旅游大品牌。积极推进旅游理念创新,加快旅游新产品开发。以四省边际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深入实施旅游标准化和品牌化战略。强化旅游一体化管理,做实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筹建农家乐协会。推动建立浙皖赣边际5A景区联盟,实现资源互补、客源互送。加大品牌宣传推介,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营销,举办“世界首届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第四届根雕艺术文化节”、龙顶开茶节等主题节会,提升旅游人气。开展旅游营销“四走进”活动,引进10个万人团游开化。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整合信息平台,打造“掌上开化”,促进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完善旅游服务配套,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推进品质旅行社创建,开通边际旅游班车,开化国际大酒店、醉根主题酒店建成运营。 

  致力做强服务大产业。注重会议会展、休闲运动、茶楼酒吧、餐饮美食、康体疗养等新兴业态培育,积极发展休闲养生文化产业,着力将开化打造成“养身”胜地、“养气”福地、“养心”灵地。制定服务业重点企业认定办法、扶持政策,力争实现省级重点服务业企业零突破。以省级“百个特色小镇”为契机,以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为核心,全力打造根缘小镇。加快华东文旅康体综合体等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深入推进省商贸流通业综合改革试点。以“一园一街一馆”为重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二期。创新外贸出口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四)突出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城乡统筹 

  加快建设生态城市。注重规划引领,修编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开展芹阳片区、朝阳片区、华埠片区城市概念设计和城市景观轴线、地标性建筑设计,集中力量做优做美中心城区。严格规划执行管理,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全面实施城市建设十大专项,综合提升西渠景观,稳步推进旧城改造;科学开发岙滩新区,谋划建设岙滩新区步行桥,打造芹江两岸景观,提升整体品位。完善城区地下管网,建设城市天然气门站和液化天然气气源站,推进荷花广场及地下空间开发,迁建屠宰场、殡仪馆,强化城市功能配套。实施华埠老横街改造、橙山公园提升等市政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城华快速路、火车站场,全面推进华埠镇生态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快芹阳新区建设工程,新建来料加工场所10处,力争全年实现生态移民3500人。 

  全面打造美丽乡村。围绕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目标,科学规划建设集镇和中心村,优先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农民有序建房,改善居住环境。完善苏庄、杨林等5个风情小镇规划,重点推进齐溪风情小镇建设。加快4个历史文化重点村、16个精品村和40个环境综合改造提升村建设。探索开展农村杆线整治,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开化模式”,全面整治“赤膊墙”,争创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健全三级防控和治理体系,持续推进“三改一拆”,加快分类处置步伐,确保新增违法建筑即查即拆,力争“无违建县”创建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切实提升管理水平。树立城市资源经营理念,以“六城联创”为抓手,加强项目、空间等城市综合性资源管理,继续推进“城市管理十大专项”,重拳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编制城市色彩专项规划,加强城市建筑色彩引导和控制。出台专业市场培育发展实施意见,科学规划专业市场布局。深化城区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市场化保洁机制,全面整治户外广告,推行数字城管,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加强社区公共能力建设,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五)突出民生优质化,持续提升幸福指数 

  提升社会事业。深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促进师资科学配置、合理流动,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开化实验中学、华埠中心小学、华埠中心幼儿园建设。加快县级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认真承办好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及各类体育赛事,建设90个体育小康村。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切实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继续做好优抚安置、民族宗教、红十字、慈善、台务、侨务、外事、档案、统计、移民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开化”建设,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不断健全社会防控体系,加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力度,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开展反邪教斗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保持打击盗采石煤、盗挖砂石、盗伐滥伐林木、破坏渔业资源的高压态势。深化项目(企业)警官制,保障重点工程顺利建设、和谐施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保障道路交通、危化企业、学生学校、公共场所、建设工程、地质灾害、消防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安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完善促进就业、鼓励创业、自主择业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四春行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保持全县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成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继续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各位代表,为人民办事、办实事、办好事是政府应尽职责,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全力办好十个方面民生实事。一是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大城市饮用水源保护,改善10个村0.8万农村居民饮用水条件;实施龙太、金星、陆联等3条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综合整治河道35公里,除险加固水库3座,新建生态堤防6.5公里;完成航头、芹源等8个废弃矿山尾水治理工程。二是加大居住条件改善力度。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0套1.85万平方米;改造木材公司、邮政局宿舍、高知楼等10个老城区旧住宅区和农村困难危房210户。三是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0个,培训机构养老护理员120名、家庭养老护理员1000名。四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全县标准化学校比例提高到80%以上。中小学校园网普及率达到95%,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全覆盖。整改提升25所无证幼儿园,完成20所学校校园饮用水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五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效整合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第一人民医院新建项目投入使用,完成林山、中村、张湾卫生院改造。培训发证救护员850名,救护知识普及3060名。六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20个村级文化广场和20个村级文化礼堂建设,实现农村应急广播体系行政村全覆盖。送110场戏、3100场电影、15000册图书到农村。七是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优化公交站点布局和建设,实现主城区500米全覆盖,城区内步行10分钟全覆盖。建设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建设15个点,投放公共自行车400辆。完成芹南路(三叉路口至石井岭段)、龙潭路、林场路改造工程。八是加快电商服务网络建设。完成20个E邮站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九是强化人才建设。大力实施“五百”人才工程,定向培训乡村导游、根艺雕刻师、茶艺师、乡土名厨、开化青瓷制作工各100人、电子商务师300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1000人。十是促进社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00人,其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90人。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50人。 

  此外,还要以“多规合一”为导向,全力以赴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抓住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做好顶层设计,做优总体规划,做精专项规划,强化衔接整合,切实提高规划“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转化性”,促进总体发展战略、各领域具体任务与空间布局、空间管控相结合,推动实现全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复杂形势和更高要求,我们将围绕打造廉洁务实高效政府目标,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强化“四干”理念,弘扬“四种精神”,切实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始终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一要在依法行政中提升公信力。深入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法治开化建设。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责,建设法治政府,构筑政府公信力“生命线”。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对重要领域、重点资金、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做好政府性工程招投标工作,严格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完成公车改革。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建立健全廉政风险管控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厉惩治腐败行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要在锐意进取中提升执行力。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推动工作的根本,把真落实作为考量工作的标尺,发扬“人一之,我十之”的攻坚克难精神,知难而上不言难,迎难而上不怕难,全力以赴抓落实,在落实上见分晓、比高低、论英雄。以效率至上抓落实,围绕五个“十大专项”行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担当、敢担当、会担当,大胆主动负责,敢于碰硬解难,决不能瞻前顾后、贻误时机。以更严格的问责抓落实,让人人头上有指标、身上有责任、心里有压力、工作有动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任、人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要在迸发激情中提升创新力。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以“向东是大海”的敢为人先精神和“不破法规破常规”的改革创新精神为引领,探索新规律,谋求新跨越。始终要有一种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勇气,紧抓发展机遇,加强向上对接,全力创造竞争新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年”活动,持续推进国家公园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夯实扁平高效管理机制。强化农业“三权”确权赋权改革,基本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全面完成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出台国有投融资平台改革方案,组建生态资源发展等集团公司,有效盘活国有资产。 

  四要在优化服务中提升凝聚力。把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作为衡量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践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四单一网”改革,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拓展提升政府服务网功能,实现乡镇村网上审批代办点全覆盖,打造开化版“便民方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构建便捷、规范、高效的服务体系。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更加深入实施“一线工作法”,尽力做到工作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 

  各位代表!开化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家园,开化的发展与每一位开化人都息息相关,开化的未来更要靠在座的各位和全县人民共同创造。我们坚信全县上下在中共开化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继续保持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的意志品质,继续保持乘势而上、意气风发的豪情干劲,坚持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执行同力,国家公园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实现!开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要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访问统计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  隐私声明  |  设为首页
开化县人民政府主办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开化县电子政务中心建设管理
2008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04640号 建议IE5.5,800*6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